有关简历的相关内容,都在之后的 简历篇 中专门谈及。
# 内推(Referral)
在众多投递渠道中,内推绝对是首选。
在澳洲,据说有 70% ~ 80% 的招聘职位都不会公开,而是直接「内部消化」。
尤其是好的坑位,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果组内有坑位空缺,那我肯定也会先联系相熟的同行,之后才是发招聘帖。
于我而言,内推成功后,我不仅能拿到可观的内推奖金,还能卖个顺水人情。
对他而言,跳槽的涨薪幅度要比年度调薪高得多,或许还能趁机换个更好的环境。
因此,在这种双赢的逻辑下,形成了如今全球通用的求职招聘潜规则:内推优先。
在国内大厂,即便是效率再高,人力成本再低,都无法应对海量的社招简历投递。
HR 们宁愿去爬 Github 用户,筛选后群发面试邀请,都不愿意处理塞爆的投递箱。
因此,内推已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社招,负责发招聘帖的也往往不再是 HR。
而在考拉的故乡澳洲,效率更是无从谈起。
一个月前自行投递的简历,可能现在才收到面试邀请。
但只要是内推的,我几乎都可以很快地进入到面试流程。
内推相当于走捷径,内推人或许还能帮忙催进度,何乐而不为?
# 圈子(Networking)
内推的前提是,你心仪的公司里刚好有人帮你操作。
至于如何找人,那肯定是靠「圈子」了。
例如,我在 SEEK 上看到 MYOB 招前端开发,但我不认识人,怎么办?
首先,打开 MYOB 的 LinkedIn 公司页,进入 People (opens new window) 后,有一个搜索框。
实际上,MYOB 两千多雇员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帮我内推。
但对于英语不好,脸皮又薄的我而言,更倾向于找有共同点的华人。
例如,大学校友、之前都在同一个厂待过的老同事、同为前端开发等。
通过简单的搜索,很快就可以筛选出潜在的内推人,Connect 后就可以交流啦!
温馨提示:某些同行不怎么上 LinkedIn,建议多 Connect 几个。
如果你有内推需求,不妨先联系我,我看看我身边的朋友们能不能帮到你。
我相信这种潜在数额不菲内推奖金的举手之劳,我们还是很愿意帮忙的哈。
当然还有线下 Meetup 等,但于求职而言效率较低,毕竟这是以线下活动为主。
在某种程度上,LinkedIn 就是圈子的代名词。
在此之前,我频繁提到了 LinkedIn,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国内,至少是程序员社区,LinkedIn 的使用并不是特别广泛。
对找工作而言,大家往往更倾向于打造多星的 Github 或高段位的技术社区账号。
本质上这些都是经营自己的方式,每一种方式的日常经营成本都不同,LinkedIn 是集大成者。
然而,仅仅是展示成果(项目代码、技术文章)仍不够立体,也不足以形成闭环的生态。
LinkedIn 就像是淘宝,提供一个通用化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充分地展示自己。
除了可列举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技能认证等,还有来自圈友的评价与背书(商业互吹?)。
猎头和招聘方就像是买家,按照招聘要求在 LinkedIn 上进行搜索。
作为买家,肯定希望看到既详细又有说服力的「宝贝详情」,尤其是带「用户评价」的。
或许还可以在页面看到这是「2nd connection」,可通过某位「1st connection」圈友联系挖人。
反过来,对招聘方而言,他们也希望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因此,除了最基本的公司介绍以及日常动态,更重要的是发布空缺的职位。
由此,求职者也可像常规的求职网站那样,搜索对应公司的职位进行投递。
若心仪的公司还没开放职位,还能创建「job alert」,相当于「到货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 LinkedIn 上发布的职位几乎都是「厂家直销」。
这是相对于猎头而言的,即「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因此,从效率的角度,LinkedIn 绝对是首选。
毕竟猎头还要再筛一轮才会递给招聘方。
刚开始找工作时,我完全不了解 LinkedIn 在澳洲乃至全球的地位。
甚至还觉得有简历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把简历的内容在 LinkedIn 上再复制粘贴一遍。
可能当时的我还不理解社交化职场平台带来的变革,最多就想到可以偷瞄老同事都跳槽去哪了。
经营 LinkedIn 犹如经营网店,不妨参考那些点满皇冠的店为什么可以那么火。
多来点有用的干货、endorsements,connections,往往可以提高你的曝光度。
最终「主动求职」变「被动求职」,只要你愿意,每周都会有猎头私信你「想跳槽不」。
LinkedIn 还有很多其他玩法,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 Glassdoor
如果说 LinkedIn 是求职者的淘宝网店,那么 Glassdoor 更像是招聘方的淘宝网店。
招聘方可以发布空缺职位(宝贝),求职者(买家)也能评价反馈、分享面经等。
(与 LinkedIn 类似,Glassdoor 也属于「厂家直销」。)
然而,既然是商家的网店,那肯定会有刷钻的。
因此,请注意甄别部分公司请内部员工或水军所刷的内容。
# SEEK / Indeed / ...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童鞋们,更需要多多了解其他渠道。
例如学校的论坛,以及各大厂的校招 (Graduate Program) 等。
这些网站跟国内的「拉勾」、「智联招聘」差不多,属于传统的求职网站。
但 SEEK 上的很多职位都是猎头发布的,往往在电话沟通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本质的原因肯定是我太弱了,猎头手头上还有更合适的候选人。)
我一开始都是用 SEEK 和 Indeed。
久而久之,LinkedIn 逐渐取代了它们。
因为既然两边都有发布,为何不找「厂家直销」?
# 猎头(Recruiter)
单独把猎头拎出来谈,是因为猎头无处不在。
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是半个猎头,可以靠内推渠道赚钱。
能精准高效地匹配招聘方职位与求职者资源,那就是高级猎头。
在「主动求职」的道路上,我倾向于「厂家直销」为主,猎头为辅。
因为猎头是不可控的,在电话交涉后,我很可能只是进了数据库。
即便是我认为交谈感觉良好,但往往也只是猎头的职业礼仪。
但这一个月多以来,如果没有各路猎头的陪伴,我会倍感孤独。
相比于澳洲大厂普遍的考拉效率,猎头们简直比香港记者都快。
在求职初期,来电的大部分都是猎头,毕竟那时只在 SEEK 上投。
多亏了猎头们的不断训练,我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铺垫,我才逐渐地总结出电面的套路(可参考 电面篇)。
更重要的是,猎头不是 HR,我可以毫不避讳地打探本地前端开发的薪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