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国情

澳洲是考拉的故乡,慢是天性,太快反而觉得不正常,我这种急性子的人也早已被磨平了棱角。招聘方也往往秉承着「宁缺毋滥」的佛系招聘理念,更像是在找对象。

有经验的同行都知道,招聘是成本很高的活,费人费时费钱。倘若不是为了应急填坑,相信大家都会更倾向于保持谨慎,精挑细选。只是在澳洲本来就很散漫的风气下,这反而成了天然的「优势」。

因此,澳洲职场的整体氛围显得相对稳定,与国内形成鲜明的对比。毕竟在国内,求职期的基本单位是,「周五面试周一上班」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在澳洲,求职期的基本单位却是,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时间成本非常之高。

综上,请入乡随俗,沉得住气,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 调整心态

# 骑驴找马

在国内,我一般都是裸辞,以全身心地投入面试,更快地拿到 offer。但在澳洲,由于招聘效率上的巨大落差,使得裸辞成为风险颇高的行为(有签证束缚的同学更要慎重)。不妨设想两个月没有收入,工作也没有着落,还要维持房租及各项生活开销时的处境。

一开始,我自认为有大厂背景,肯定可以在一个月内结束战斗。但骨感的现实却教育了我:骄兵必败,欲速则不达。例如 ANZ,投简历后将近一个月才收到电面邀请,然而很快就被毙了。而 Telstra 更夸张,接近两个月后才发来拒绝信。

因此,除非你没有任何经济和签证压力,否则切勿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心态求职,以免陷入被动的局面。倒不如合理利用年假带薪面试,稳中求进,步步为营。

裸辞须谨慎,且行且珍惜。可别忘了,之后的背调,你还要指望着老东家替你说好话呢。

# 广撒网

我求职初期的策略是「走精品路线,宁缺毋滥」,只投自己听过的大厂。但作为新移民,我实际上听过的本地大厂屈指可数,无非就是日常能接触到的四大行、三大电信巨头等。这种孤注一掷、眼高手低的心态,让我白白浪费了数周的时间守株待兔,并且最终的结果不是被拒就是杳无音讯。

经过现实的打击后,我才开始步入正轨,开始海投。然而我惊讶地发现,过去因为无知而排除掉的很多公司其实都是大厂。例如 Deloitte,竟然是四大会计所之一的德勤;又例如 Accenture,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埃森哲。

因此,无论大厂小厂,都应该广撒网,争取获得:

  • 更多的面试机会,积累宝贵的经验及自信,提前为心仪厂的面试作排练
  • 更多的 offer,最终让自己有选择权、议价权

# 保持现实

我在某心仪大厂结对编程面试过后,面试官的反馈相当不错,并表示肯定会有后续。两天后 HR 也致电祝贺,让我等待终面的安排,但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并且最终不了了之。期间多次发邮件询问,但对方的答复永远都是「最近很忙,暂时还没安排,也不知道啥时候有空,但一有安排我会通知你的」。

由于面试时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胜券在握,故之后我便停止了简历投递。然而「早乐必早衰」,或许我只是一个备胎而已。在一厢情愿地白等了一两周后,我被逼重新上路。

因此,在还没拿到 offer 之前,都应该继续保持原来的节奏,切勿过于理想化

# 相互选择

国内较高的效率让求职招聘「快餐化」,相比之下澳洲就像「马拉松」,这类似于找对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前者:

  • 能尽快确立关系就绝不浪费时间搞暧昧,不合适再分
  • 能榨干你就榨干你,能 996 绝不 955,反正都不指望着能一辈子在一起
  • 部分大厂追求者甚众,根本不懂珍惜,小鲜肉倒挂老情人,不想分都逼你分

后者:

  • 在充分了解彼此的基础上才确立关系,知根知底
  • Work-life balance,不求白头偕老,但求细水长流
  • 无论是招聘还是跳槽,成本都非常高,所以情人还是老的好,有话好好说

因此,虽说澳洲的求职期长,但雇佣关系也会维持得相对较长。只有勤撒网多面试,才能有所对比,选择出最合适的归宿。